Swiper demo

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哪种胃病

  幽门螺杆菌,原名幽门弯曲菌,简称HP,是一种寄居在人胃黏膜上皮的螺旋形细菌。1983年,澳大利亚学者从胃病患者的胃黏膜中首次分离出这种细菌。

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哪种胃病

  幽门螺杆菌只需要很少的一点氧气即能生存,有很强的活动能力,非常容易在胃黏膜细胞表面粘附、停留和繁殖。胃酸可以杀死吃进胃里的大部分细菌,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杀死幽门螺杆菌,这使幽门螺杆菌可以利用这个间隙在胃黏膜表皮细胞定居下来,并很快产生一种叫尿素酶的物质。尿素酶可分解尿素,产生氨,中和胃酸,因而使胃黏膜表皮形成了可使幽门螺杆菌长期生存的内环境。除了产生尿素酶外,幽门螺杆菌还分泌许多其他物质,这些物

  质可影晌胃酸分泌,破坏胃黏膜屏障,导致胃部疾病的发生。

  幽门螺杆菌会引起哪种胃病?

  ·慢性胃炎:1982年,一位叫马歇尔的年轻医生口服了幽门螺杆菌的纯培养液,导致了急性胃炎的发生,这位勇敢的医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,证实了幽门螺杆菌与胃炎的关系。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,60%~90%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有幽门螺杆菌。在显微镜下又观察到,凡是被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,胃黏膜组织都表现出炎症反应,且感染程度越重,胃黏膜的炎症程度也越重。杀灭幽门螺杆菌后,胃炎的症状明显缓解,显微镜下黏膜的炎症反应也明显减轻。由此确定,幽门螺杆菌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一种致病菌。1986年第八届世界胃肠病学会会议提出,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。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引起的胃炎,称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。

 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引起的胃炎,初起是急性胃炎,以后发展为慢性胃炎,因为幽门螺杆菌的持续存在,终造成了胃黏膜的萎缩和肠化。

  1)溃疡病:对溃疡病患者的调査发现,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中80%~100%有幽门螺杆菌感染;胃溃疡病患者中感染率为59%~86%。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与溃疡病的关系,并对溃疡病患者进行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后,溃疡的愈合明显加速,溃疡病的复发率也大大下降。这些都表明了幽门螺杆菌是溃疡病的重要致病因子。

  2)胃癌: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关系目前已得到确认, 1994年,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。

  3)胃粘膜的异型增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癌前病变:发生这神病变的患者,其幽门螺杆癘的检出率是89.5%。对这种病人予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的治疗,部分患者随着细菌的根除,胃黏膜的异型增生也会消失。所以目前认为,在慢性胃炎——萎缩——肠化生——异型增生——癌变的途径中,幽门螺杆菌可能起着始动因子的作用。

  4)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:这是一种长在胃黏膜的淋巴瘤。虽说也属于肿瘤,但其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基础是淋巴细胞,而胃痛的细胞和结构的基础是胃黏膜细胞,所以两者是不同类别的肿瘤。

 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患者中97.9%,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,在根除幽门螺杆菌后,大部分恶性程度较低的患者的肿瘤可以消退,这是幽门螺杆菌与该肿瘤相关的有力证据。